小編介紹:交強險與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范圍

導讀:
由于在交強險未出臺前,國家尚未對強制第三者責任險做出明確規定,所以當時各地交管部門都規定新車掛牌前必須購買商業第三者責任險。交強險與現行的商業性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有本質不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采取的是保險公司根據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擔的事故責任,來確定其賠償責任。除了個別事項外,交強險的賠償范圍幾乎涵蓋了所有道路交通責任風險。那么小編介紹:交強險與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范圍。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由于在交強險未出臺前,國家尚未對強制第三者責任險做出明確規定,所以當時各地交管部門都規定新車掛牌前必須購買商業第三者責任險。交強險與現行的商業性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有本質不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采取的是保險公司根據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擔的事故責任,來確定其賠償責任。除了個別事項外,交強險的賠償范圍幾乎涵蓋了所有道路交通責任風險。關于小編介紹:交強險與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范圍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強制責任險就是國家強制機動車所有人所必須購買的第三者責任保險,如果沒有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不能掛牌和驗車。而且在《機動車登記規定》中的第七條有明確規定,車輛管理所辦理注冊登記,應當登記機動車辦理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日期和保險公司的名稱。由于在交強險未出臺前,國家尚未對強制第三者責任險做出明確規定,所以當時各地交管部門都規定新車掛牌前必須購買商業第三者責任險。而現在則必須購買交強險,否則也不準與掛牌和上路。
交強險與現行的商業性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有本質不同。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采取的是保險公司根據被保險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擔的事故責任,來確定其賠償責任。而交強險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即無論被保險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負有責任,保險公司均將在12.2萬元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第三者責任險規定了較多的責任免除事項和免賠率(額)。而交強險的保險責任幾乎涵蓋了所有道路交通風險,且不設免賠率和免賠額。第三者責任險是以盈利為目的,屬于商業保險業務。而交強險不以盈利為目的,無論盈虧,均不參與公司的利益分配,公司實際上起了一個代辦的角色。
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和交強險之間最大的不同點是其賠償范圍有所不同,以10萬元的商業第三者責任險為例,只要是被保險人準許的合格駕駛員,在駕駛被保險車輛的過程中,給第三者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都在保險公司核定的范圍以內給予賠償。如果在事故中造成了第三者人身死亡、傷殘,最高賠償10萬元;醫療費最高賠償限額為10萬元;財務損失最高賠償10萬元。總之10萬元的商業商業第三者責任險的最高賠償限額就是10萬元。而交強險最高賠償限額為12.2萬元,如果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被判承擔主要責任的話,那么死亡傷殘最高賠償11萬元,醫療費賠償1萬元,財產損失費賠償2000元人民幣。如果被保險車輛在交通事故中被判無責的話,那么死亡傷殘最高賠償1.1萬元,醫療費最高賠償1000元,財產損失最高賠償100元。
除了賠償范圍不同外,商業第三者責任險與交強險的保險范圍也不同。除了個別事項外,交強險的賠償范圍幾乎涵蓋了所有道路交通責任風險。而商業三責險中,保險公司不同程度地規定有免賠額、免賠率或責任免除事項。另外交強險比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具有一定強制性,根據規定,機動車的所有人或管理人都應當投保交強險,同時,保險公司不能拒絕承保、不得拖延承保和不得隨意解除合同。而且交強險實行全國統一的保險條款和基礎費率,保監會按照交強險業務總體上“不盈利不虧損”的原則審批費率。[page]
但是與商業保險不同的是,交強險無論被保險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負有責任,保險公司均將按照交強險條款的具體要求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當然,這也是交強險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基本保障的實施初衷。另一方面,《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所以說行人故意“碰瓷”所引發的交通事故并不會得到賠償,雖然強制險是無過錯責任,但其前提是非故意行為。對于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事故,保險公司不予賠償。這是為防止故意自殺或受害人與車主惡意串通等道德風險。
所以說車主和原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到期的車主可單獨購買交強險,同時可以根據自身支付能力在交強險基礎上再同時購買5萬、10萬、20萬、30萬、50萬以至100萬元以上等不同檔次限額的商業三責險。也就是說,交強險并不妨礙交通事故受害人通過其他方式獲得更高賠償。畢竟交強險的最高12.2萬元賠償金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在遇到重大交通事故后對受害人的賠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