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7個月離婚會判給誰

導讀:
父母離婚幾個月的小孩會判給誰1. 正常情況下,歸女方考慮到孩子生下來需要女方生理護理的具體情況,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如果當事人雙方因子女撫養問題達不成協議時,法院應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根據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妥善地作出裁決,在離婚之訴中,如果雙方就子女撫養問題達成協議,一般法院會尊重其協議,但是雙方協議由父方或母方撫養子女對子女正常生活有嚴重不利的除外。
當夫妻雙方決定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問題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對于孩子年幼的情況,如何保障孩子的利益,以及離婚后誰將承擔更多的責任和損失,成為了眾多家庭所關注的焦點。
孩子撫養權的判定原則
在離婚案件中,孩子的撫養權問題通常是最為敏感和復雜的。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離婚后,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應當協商確定。如果協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和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原則作出判決。一般來說,對于孩子年幼的情況,法院會優先考慮母親的撫養權,但并非絕對。具體判決還需結合雙方的經濟狀況、撫養能力、對孩子的感情等因素綜合考慮。
誰先提離婚誰吃虧?
有的人認為先提離婚,對方會以不離婚要挾,自己在離婚中就會被動,尤其在財產分割時會吃虧,或者先提離婚的一方是責任方或過錯方,法院在判決的時候會偏向對方,這種想法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協議離婚取決于雙方自愿,訴訟中的主動與被動取決于證據的收集、法律的運用以及訴訟技巧和經驗,法官判案也是依據證據、調查到的事實和雙方的感情狀況,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裁決,當事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夫妻雙方地位平等,離婚時,法院首先會分清當事人的個人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個人財產歸各自所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先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的權益原則,結合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進行處理。孩子撫養權以子女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因此,先起訴不等于一定能判離,更不等于先提離婚就必須在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方面作出讓步。除非你特別想盡快離婚,愿意在財產分割和孩子撫養方面作出讓步,以便盡快離婚,否則依法不存在先提離婚會吃虧的情況。
孩子8個半月,離婚判給誰?
離婚家庭的子女隨父方生活還是隨母方生活,可以由雙方在離婚的時候協商決定。如果雙方是協議離婚,應在離婚協議書上寫明關于子女隨哪方生活。在離婚之訴中,如果雙方就子女撫養問題達成協議,一般法院會尊重其協議,但是雙方協議由父方或母方撫養子女對子女正常生活有嚴重不利的除外。若此時夫妻二人都想要孩子的撫養權訴至人民法院,法院會如何判呢?
如果當事人雙方因子女撫養問題達不成協議時,法院應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根據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妥善地作出裁決。根據我國《民法典》1084條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的規定可知,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的,對不滿兩周歲的子女,按照民法典第1084條第3款規定的原則處理。母親有下列情形之一,父親請求直接撫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
(二)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親要求子女隨其生活;
(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確不宜隨母親生活。
綜上,對于8個月的小孩,一般判給女方的概率是較大的。
父母離婚幾個月的小孩會判給誰
1. 正常情況下,歸女方
考慮到孩子生下來需要女方生理護理的具體情況,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女方撫養孩子,男方應當支付撫養費。撫養費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也即:隨著物價的不斷上升,撫養費也可以適當的要求增加。
2. 也有歸男方的情況
女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女方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另,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 應當歸女方
如果孩子不是男方的,那么自然應當歸女方撫養,且男方不承擔撫養費。
案例一:甲男與乙女結婚兩年,育有一子,孩子7個月大。因甲男出軌,乙女提出離婚,并要求獲得孩子的撫養權。經過法院審理,考慮到乙女作為母親,具有更好的撫養能力和對孩子的感情,最終判決乙女獲得孩子的撫養權。甲男需支付一定的撫養費。
案例二:丙男與丁女結婚三年,育有一子,孩子7個月大。因丙男長期家暴,丁女提出離婚,并要求獲得孩子的撫養權。經過法院審理,認為丙男存在家庭暴力行為,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最終判決丁女獲得孩子的撫養權。丙男需支付一定的撫養費。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孩子7個月離婚的情況下,法院會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和孩子的最大利益原則來判定撫養權歸屬。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誰吃虧或誰占便宜。
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1. 在離婚協議中明確約定孩子的撫養權、探視權等相關事項,確保協議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2.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定孩子的撫養權歸屬。
3. 在訴訟過程中,應充分準備證據,證明自己具備更好的撫養能力和條件,以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
4. 如果擔心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建議及時咨詢專業律師,尋求法律援助。
離婚是夫妻雙方的權利,但在涉及孩子撫養權問題時,必須充分考慮孩子的最大利益。在孩子7個月離婚的情況下,誰吃虧并不是絕對的,關鍵在于如何依法維護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權益。如果您遇到法律實務問題,建議咨詢律總管本頁面專業律師,以獲得更專業、精確的法律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