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拖欠工程款找哪個部門可以解決

導讀:
一、拖欠工程款的國企類型在我國,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和地方國有企業(由各地國資委監督管理)兩大類,經過多輪協商,該國企同意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并與建筑公司達成了調解協議,在拖欠工程款的情況下,國務院國資委可以介入調解,促使中央企業履行付款義務,結語:在國企拖欠工程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解決,在拖欠工程款的情況下,地方國資委可以介入調解,促使地方國有企業履行付款義務,1. 中央企業如果是中央企業拖欠工程款,可以向國務院國資委進行投訴。
在我國,國有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領域占據重要地位,但在建設過程中,國企拖欠工程款的問題也時有發生。當遇到國企拖欠工程款時,應該找哪個部門可以解決呢?
一、拖欠工程款的國企類型
在我國,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和地方國有企業(由各地國資委監督管理)兩大類。不同類型的國企拖欠工程款的解決途徑也有所不同。
1. 中央企業
如果是中央企業拖欠工程款,可以向國務院國資委進行投訴。國務院國資委是中央企業的監管機構,負責監督管理中央企業的經營行為,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增值。在拖欠工程款的情況下,國務院國資委可以介入調解,促使中央企業履行付款義務。
2. 地方國有企業
如果是地方國有企業拖欠工程款,可以向所在地的國資委進行投訴。地方國資委是地方國有企業的監管機構,負責監督管理地方國有企業的經營行為,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增值。在拖欠工程款的情況下,地方國資委可以介入調解,促使地方國有企業履行付款義務。
二、拖欠工程款的解決途徑
當遇到國企拖欠工程款時,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解決:
1. 協商和解
首先,可以嘗試與國企進行協商和解。通過溝通和協商,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尋求解決方案。如果雙方能夠達成一致,可以簽訂書面協議,并按照協議履行各自的義務。
2. 投訴和調解
如果無法與國企達成一致,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和調解。例如,對于中央企業,可以向國務院國資委進行投訴;對于地方國有企業,可以向所在地的國資委進行投訴。相關部門在收到投訴后,會進行調查和調解,促使國企履行付款義務。
3. 起訴和仲裁
如果通過協商和調解仍無法解決問題,可以選擇起訴或仲裁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具體選擇起訴還是仲裁,可以根據合同中的約定來選擇。
4. 申請破產清算
如果國企已經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可以向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并根據破產法的規定參與破產財產的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解決途徑有不同的法律風險和程序要求。在選擇解決途徑時,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并咨詢專業律師的意見。
拖欠工程款找人民法院可以解決。拖欠工程款,屬于普通民事糾紛的。在法院判決勝訴之后,拖欠方仍然不支付的,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政府部門可以調處工程款的支付問題,但是對拖欠工程款的問題是沒有裁判權和強制權的。
工地欠材料款起訴流程是什么
1、工地欠材料款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
2、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
3、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
4、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國企拖欠工程款長期不給怎么辦
一、拖欠工程款不還怎么辦?
如果工程款沒有支付,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要求對方支付工程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807條規定,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約定折價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拍賣工程,但根據工程性質不宜折價或者拍賣的除外。建設工程價款相對于工程折價或者拍賣價款優先支付。
第二,拖欠工程款不給可以報警嗎?
拖欠工程款其實是民事糾紛,具體是施工合同糾紛,公安機關不受理。所以即使當事人報警,公安機關也無法立案。法制快報提醒您,拖欠工程款當事人的解決辦法是,首先向與其有合同關系的分包商或非法分包商主張權利。協商不成的,要寫民事起訴狀,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工程款拖欠訴訟的有效期是多久?
工程款拖欠訴訟的有效期間為三年,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可以決定延長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第一百八十八條【一般訴訟時效、權利的最長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和債務人知道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被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政府拖欠工程款怎么辦?
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落實到位,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于是很多人就有疑問了,那我現在已經被政府拖欠工程款了怎么辦?
平時我們經常說,政府部門制定“黑名單”制度,懲戒失信行為、處罰“老賴”群體。可政府部門如果失信了,又有誰來懲戒、處罰呢?對此,基建通律所專門出一期來談下,如果你被政府拖欠了工程款該怎么辦?
為什么會造成拖欠?
據基建通大數據統計,政府投資類項目拖欠工程款比例達13%。造成政府項目工程款被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種: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搞形象工程,沒有錢硬上馬,叫施工企業帶資、墊資,但卻無力歸還。第二種:盲目上馬,決策失誤。投資方沒有進行可行性研究,項目決策失誤,資金不能及時回籠,造成拖欠;第三種:不按基建程序辦事,搞“三邊”工程(邊申請、邊審批、邊施工),導致拖欠;第四種:惡意拖欠,當然這種屬于極個別。此外,也有少數是施工企業因合同不清及質量和工期上有糾紛造成拖欠;
被拖欠了怎么辦?
首先,很多人看到政府兩個字,就會心生退意,覺得政府好像拖欠工程款應該沒辦法了。其實大家不要擔心,此次出臺的政策,就是要幫那些被政府拖欠了工程款的弱勢群體說話的。
1、協商解決。大家記住:遇到任何法律糾紛,首先肯定是雙方友好協商,畢竟工程領域大家都知道,很多時候說是做工程,其實更多的是做關系,所以如果能夠協商的盡量協商。當然了,我們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協商都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如果雙方會按照合同約定來支付工程款的話,早就協商解決了。
2、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要求還款,法院會依法做出判決,勝訴之后,如果對方拒絕履行的,勝訴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這里要注意一點就是,向法院起訴要趁早。一旦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3、只要不是惡意拖欠,有錢的一般也會按照合同去履行。所以判決結果,很可能當地政府財政確實沒有錢,因此可能會給你提供一個還款計劃,按幾年內還清工程款。另外在判決過程中,政府方可能會對決算結果提出異議,并引入第三方獨立審計機構對決算文件重新審計,這塊要做好相關文件的準備。
4、如果是政府方惡意拖欠,那么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后,會依法查詢相關債務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