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負刑事責任

導讀:
交通事故負刑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嚴格依法處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對于構成交通肇事罪,應負事故主要或全部責任的肇事者,要追究刑事責任。
交通事故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嚴格依法處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對于構成交通肇事罪,應負事故主要或全部責任的肇事者,要追究刑事責任。
1.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造成死亡1人或重傷3人以上的。
(2)重傷1人以上,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的數額,起點在3萬元至6萬元之間的。
2.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視為“情節特別惡劣”,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造成2人死亡。
(2)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的數額,起點在6萬元至10萬元之間的。
3.具有下列情節之一,并符合上述“1”或“2”的規定,按照“1”或“2”的規定從重處罰:
(1)犯交通肇事罪,畏罪潛逃,或有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或隱瞞事故真相,嫁禍于人的。
(2)酒后駕車的。
(3)非司機駕駛機動車輛的。
(4)駕駛無牌照車輛的。
(5)明知機動車輛關鍵部件失靈仍然駕駛的。
(6)具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
交通肇事罪刑事責任認定的注意事項
第一,在交通管理部門認定行為人負事故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情況下,刑事司法機關必須分析行為人的違章行為是否是造成傷亡結果的原因。
交通肇事罪中的危害結果必須由違反規范保護目的的行為所引起。行為雖然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也發生了結果,但倘若結果的發生超出了規范保護目的,也不能認定為本罪。
圖片
第二,在交通管理部門認定行為人負事故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情況下,刑事司法機關必須判斷行為人對傷亡結果是否存在過失。換言之,即使違章行為造成了傷亡結果,且行為人負有道交法責任,但如果行為人對傷亡結果沒有過失的,也不承擔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
圖片
第三,在交通管理部門根據行為人的多項違章行為認定行為人負事故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情況下,刑事司法機關必須判斷各項違章行為在刑法上的意義與作用。
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規定了難計其數的違章行為,行為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的違章行為越多,被交通管理部門認定負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行為人的諸多違章行為,并非都是交通肇事罪的實行行為,并非都是造成傷亡結果的原因;行為人對多項違章行為的結果,也不一定都具有刑法上的過失。
圖片
第四,交通管理部門基于推定所認定的道交法責任,不能作為認定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的根據。換言之,在刑法上,雖然可以基于客觀事實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某種認識,但只能基于證據認定存在某種客觀事實,而不應推定存在某種客觀事實。
意外交通事故致人重傷要負刑事責任嗎?
《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就是說,重傷是人身傷害交通肇事罪的最低傷,而輕傷是不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對于重傷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具體認定, 可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明確規定: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 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 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 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 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 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 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 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 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綜上來看,除了重傷外,事故責任大小也是認定交通肇事罪的重要內容。當然,在具體審判犯罪時,還有一些量刑情節需要注意,如《刑事訴訟法》就規定有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其規定:
對于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