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報警怎么處理

導讀:
家暴報警怎么處理:家暴能不能報警怎么處理?遭遇家暴,如何有效報警?家暴報警警方怎么處理?
家暴報警怎么處理
家暴能不能報警怎么處理?家暴可以報警,同時實施家暴的行為人需要承擔相關的責任。
(一)民事責任。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
(二)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三)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
其中,家庭暴力實施者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等方式,從肉體、精神上摧殘、折磨,情節惡劣的,構成“虐待罪”,應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實施的毆打、捆綁、殘害、強制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手段,對其家庭成員身體或精神,造成具有一定損害后果的行為,經常性、持續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對于“家庭暴力”的認定標準,只要對家庭成員的精神或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后果,均構成“家庭暴力”。夫妻雙方履行相互忠誠的義務、互敬互愛的義務,反對并且懲罰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遺棄或虐待家庭成員的違法或犯罪行為。面對家庭暴力,受害人完全有權利報警,并要求警方追究其違法甚至犯罪責任。受害人構成輕傷的,打人者依據刑法234條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構成輕微傷或不足輕微傷的,打人者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43條依法追究行政處罰責任打人者可以持相關的警方調查筆錄,卷宗,作為證明對方存在家庭暴力的客觀證據,向當地人民法院發起離婚訴訟,并于離婚訴訟之中,己方作為無過錯方,依法向對方提出損害賠償。
遭遇家暴,如何有效報警?
遭遇家暴該如何制止?有些人選擇了報警,這也是正確做法之一。報警其實是個“技術活”,一定要掌握三點。
①準確說出所在地點;
②說明關鍵詞,比如被誰打了,被誰挾持了等;③報警后要拿到法律文書,比如行政處罰決定書、家庭暴力告誡書等。
家暴有五大類表現形式: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經常性謾罵和恐嚇。不管有沒有造成實質后果,只要出現這些行為就是違法行為,受害者就可以報警。
家暴報警警方怎么處理?
一般都是先調解的,調解不成的進行依法處理。所以,在決定報警的時候可以明確的告訴警察。我不能容忍家暴,如果你們調解不成就走了的話,自己可能會面臨威脅等。對待家暴請不要息事寧人。家暴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
所以請明確告訴民警:這種事情我不能容忍,不管離不離婚,我也希望你們幫我主持公道。然后民警會講施暴者帶回警察局,然后會出具報警回執、筆錄,傷情鑒定等一系列司法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