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子”后,孩子應由誰撫養?

導讀:
在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時,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是解決此類糾紛的基本價值取向,當然,總原則還需要通過父母雙方撫養能力、條件、孩子的個人生活、學習情況等多種因素綜合判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相關司法解釋,法院在處理時可做如下認定:1、對不滿兩周歲的子女,原則上由母親直接撫養,但母親有下列情形之一,可由父親直接撫養: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推定的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并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未婚生子孩子應由誰撫養?
撫養權,是指父母對其子女的一項人身權利。撫養有婚生的撫養與非婚生的撫養之分。這里的子女不僅指婚生子女,也包括非婚生子女,還包括人工生育子女(人工授精和代孕)、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非婚生子女的撫養權
在我國,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在權利上完全沒有差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男女雙方在沒有結婚的情況下,僅依據二人的聲明就能認定孩子的父親嗎?
答案是不能,自然血親的成立與否主要依賴于雙方之間是否存在血緣關系。通常情況下,婚內生育的子女,推定具有親子關系。婚外生育的,在正常的孕育過程中,生母可以通過子女出生的事實加以確認,生父則需要通過血緣關系來確定,一般需要通過親子關系鑒定來證明。
必須通過親子鑒定來確定嗎?
也不是100%。假設男方認為孩子不是自己的,不想撫養孩子,女方將男方告上法庭,要求男方支付撫養費,盡撫養義務。庭審中,女方向法院提交了其與男方同居的相關證據,并申請親子鑒定,在法院委托鑒定機構后,男方拒不配合,此時,法院可以推定男方是孩子的父親。推定的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并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二人的非婚生子女可以隨男方落戶嗎?
可以,但必須提供親子關系鑒定的證明。《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規定:“非婚生育的無戶口人員,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可以憑《出生醫學證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戶口簿、結婚證或者非婚生育說明,按照隨父隨母落戶自愿的政策,申請辦理常住戶口登記。申請隨父落戶的非婚生育無戶口人員,需一并提供具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鑒定證明。”
男女雙方決定共同撫養未婚生子女,假如雙方就共同撫養協商不成,或今后就孩子的撫養權產生訴訟時,法院判斷孩子撫養權歸屬的主要依據是什么呢?
在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時,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是解決此類糾紛的基本價值取向,當然,總原則還需要通過父母雙方撫養能力、條件、孩子的個人生活、學習情況等多種因素綜合判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相關司法解釋,法院在處理時可做如下認定:
1、對不滿兩周歲的子女,原則上由母親直接撫養,但母親有下列情形之一,可由父親直接撫養: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親要求子女隨其生活;因其他原因,子女確不宜隨母親生活。
2、對已滿兩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直接撫養,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或者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
3、父母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直接撫養子女,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者外孫子女的,可以作為父或者母直接撫養子女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4、對已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意見不一致的,應當尊重子女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法律賦予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相同的法律地位。因此,父母與婚生子女關系的相關法律,同樣適用于非婚生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