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債務危機狀況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導讀:
對于債務危機狀況的基本特點有哪些一、規模巨大債務危機爆發以后,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總額急劇增長,國際商業貸款資金的減少,國際間的借貸資本已形成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凈流出,1988年發展中國家資金的凈流出額已超,可見債務負擔問題是相當嚴峻的。它們的外債總額與南美主要債務國相比雖然不大,在80年代末仍不到1300億美元,而且其中官方貸款,但是它們的外債總額幾乎與國民生產總值相等。于債務危機原因1、市場主體的行為不規范。那么對于債務危機狀況的基本特點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對于債務危機狀況的基本特點有哪些一、規模巨大債務危機爆發以后,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總額急劇增長,國際商業貸款資金的減少,國際間的借貸資本已形成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凈流出,1988年發展中國家資金的凈流出額已超,可見債務負擔問題是相當嚴峻的。它們的外債總額與南美主要債務國相比雖然不大,在80年代末仍不到1300億美元,而且其中官方貸款,但是它們的外債總額幾乎與國民生產總值相等。于債務危機原因1、市場主體的行為不規范。關于對于債務危機狀況的基本特點有哪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對于債務危機狀況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一、規模巨大
債務危機爆發以后,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總額急劇增長,國際商業貸款資金的減少,國際間的借貸資本已形成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凈流出,1988年發展中國家資金的凈流出額已超,可見債務負擔問題是相當嚴峻的。
二、高度集中
發展中國家外債的半數,是集中在以南美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十幾個國家。它們的債務總額仍在增長,當年應償還的債務本金和利息占出口收入額的比重仍在40%以上,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它們的債務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也仍然超過。而且,對于這些重債國來說,它的債務是欠國際私人商業銀行的貸款,因而還本付息的負擔十分沉重。
三、處境艱難
在外債負擔最為沉重的國家當中,還有位于撒哈拉南部的非洲國家,這是世界上最為貧窮的地區。它們的外債總額與南美主要債務國相比雖然不大,在80年代末仍不到1300億美元,而且其中官方貸款,但是它們的外債總額幾乎與國民生產總值相等。
于債務危機原因
1、市場主體的行為不規范。首先,國有企業產權關系沒有真正理順,企業及其工作人員對國有資產責任心不強,以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對債務只好拖欠。其次,公司制的實行和股份制改革沒有走上正軌。一方面由于主管機關對公司的設立條件審查不嚴,特別是對注冊資金到位情況沒有進行嚴格監督,以致許多不符合公司設立條件的經濟組織登記為公司,這種公司成立后大多靠貸款維持運營,有的甚至靠詐騙度日,拖欠債務更是他們的家常便飯;另一方面在股份制改革過程中,一些企業不顧自身的經濟能力,對外大量募集股份或發行債券,由于事先對經營前景估計不足,最后往往留下負債累累的爛攤子。再次,企業法定代表人及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不明確,以致一些人濫用權力,揮霍和侵吞企業財產。
2、地方、部門、行業保護主義嚴重。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涉及到該地區、該部門、該行業的利益,有關地區、部門、行業就大量采用地方保護主義措施,對內實行特殊保護與扶持,對外進行歧視和排擠,致使其他地區、其他部門、其他行業的債權人無法行使其債權。當前,保護主義在行政執法、金融乃至司法部門表現比較突出,以司法部門為例,一些審判機關、審判人員對外地企業起訴本地企業要求履行債務的,在立案時進行百般阻撓,在審理時一味包庇、袒護本地當事人,在執行時故意拖延、推逶甚至拒絕。
3、不正當競爭行為嚴重。一些企業為謀取自身利益,不惜采用商業賄賂、發布虛假廣告等手法推銷殘次偽劣產品,騙簽合同,或者借機占領市場、擠垮競爭對手。這樣做的后果使受害企業產品積壓,陷入危機,只好靠舉債、拖債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