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信貸的高利息合法嗎

導讀:
校園信貸的高利息合法嗎超過年利率24%的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我國法律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不得高于年利率24%超出部分利息,將不被法律認可。有權威統計稱,我國高校信貸80%以上是高利貸。只要合法合規,校園信貸并沒有問題,真正有問題在于,一些信貸機構給出的利率畸高,已涉嫌違法。任何一種形式的借貸都是為了獲取利潤回報,校園信貸亦是如此。最后,筆者要講述一個身邊的校園信貸催收的例子。第三方公司開始向p的親屬施加壓力,期間聲稱要以借貸詐騙罪起訴借款人p,隨后假冒法院,向他們發送虛假的法院傳票等不實信息,p的親屬對其置之不理。那么校園信貸的高利息合法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校園信貸的高利息合法嗎超過年利率24%的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我國法律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不得高于年利率24%超出部分利息,將不被法律認可。有權威統計稱,我國高校信貸80%以上是高利貸。只要合法合規,校園信貸并沒有問題,真正有問題在于,一些信貸機構給出的利率畸高,已涉嫌違法。任何一種形式的借貸都是為了獲取利潤回報,校園信貸亦是如此。最后,筆者要講述一個身邊的校園信貸催收的例子。第三方公司開始向p的親屬施加壓力,期間聲稱要以借貸詐騙罪起訴借款人p,隨后假冒法院,向他們發送虛假的法院傳票等不實信息,p的親屬對其置之不理。關于校園信貸的高利息合法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校園信貸的高利息合法嗎
超過年利率24%的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我國法律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不得高于年利率24%超出部分利息,將不被法律認可。有權威統計稱,我國高校信貸80%以上是高利貸。只要合法合規,校園信貸并沒有問題,真正有問題在于,一些信貸機構給出的利率畸高,已涉嫌違法。一些機構打著服務大學生的旗幟,做著高利貸的生意,利益促使他們快速發展。
任何一種形式的借貸都是為了獲取利潤回報,校園信貸亦是如此。一方面,有些信貸平臺把門店開在學校附近,方便面談辦理;另一方面,發展大量的代理,通過代理鋪開推廣。部分校園信貸平臺對借款審核不嚴格,在網絡借貸風控技術日趨進步的今天,要做好校園借貸風控并非什么難事,但一部分平臺故意放松風控,降低審核標準。大多數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辨別能力弱,平臺利用0首付、低利息或0利息等字眼給借款人制造一種掉餡餅的錯覺,但借錢容易還錢難,這時餡餅就變成了陷阱。
學生是消費者,無穩定經濟來源,出借的平臺深知這點,那為什么還愿意借錢給他們。
第一,住所穩定,一個在校學生,信息不會隨意變更,只要沒畢業,三兩年內,借款人一定還在同一個校園同一個班級甚至同一個宿舍,這樣一來,找人催收就方便;第二,學位限制,借款人不會因為這點錢而放棄學位和畢業證書跑路,畢竟不劃算,因為學生借款額度不會太高,普遍三五幾千,或者上萬,如今一所普通的專科大學,以三年制來計算,保守估計學費和生活費不會低于6萬元;第三,家長兜底,這點很重要,借款后產生高額利息,學生無力償還,但對于學生家長來說,未必見得是高額,放貸人看中家長兜底的能力,會千方百計向借款人施加壓力,威脅恐嚇,甚至暴利毆打,以驅使家長出面幫助清還貸款。
最后,筆者要講述一個身邊的校園信貸催收的例子。在校大學生P,2014年8月,在某信貸平臺借了一筆9800元的消費貸款,用于購買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平臺顯示月利息為1%,他原本計劃分12期還清,但在還了五期以后,朋友p退學外出工作,而后無力償還,同時更換聯系號碼。此后,未償還過平臺貸款。平臺催收客服在聯系不上p的情況下,轉而聯系欠款人的親屬,p的親屬在不了解事情原由的情況下拒絕代還款。此后p的親屬每天都能接到5個以上的催款騷擾電話。
半年過去后,平臺在催收無果的情況下,將此筆壞賬轉給第三方催收公司,轉由催收公司跟進。第三方公司開始向p的親屬施加壓力,期間聲稱要以借貸詐騙罪起訴借款人p,隨后假冒法院,向他們發送虛假的法院傳票等不實信息,p的親屬對其置之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