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導讀: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如下:1、醫療費:醫療機構出具的所有正式收據之和。那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如下:1、醫療費:醫療機構出具的所有正式收據之和。關于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賠償標準如下:
1、醫療費:醫療機構出具的所有正式收據之和。
2、誤工費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實際減少的收入;
(2)受害人無固定收入近三年平均年收入÷365×誤工期限;
(3)受害人不能舉證收入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65×誤工期限。
3、護理費
(1)護理人員有固定收入實際減少的收入;
(2)護理人員無固定收入近三年平均年收入÷365×誤工期限;
(3)護理人員無收入或雇傭護工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為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可根據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4、交通費
實際應使用的交通費票據之和(包括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憑證應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
5、住院伙食補助費
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6、喪葬費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12×6。
7、死亡賠償金
(1)受害人為城鎮居民:
小于60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60-75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實際年齡-60);
75周歲以上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2)受害人為農村居民:
小于60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60-75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75周歲以上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8、被撫養人生活費
被撫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1)受害方為城鎮居民
小于18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實際年齡)÷扶養人數;
被撫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
60-75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年-(實際年齡-60)÷扶養人數;
75周歲以上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5÷扶養人數。
(2)受害人為農村居民
小于18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18-實際年齡)÷扶養人數;
被撫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20年;
60-75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20年-(實際年齡-60)÷扶養人數;
75周歲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5÷扶養人數。
9、精神損害撫慰金
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確定。
10、財產損失
根據估損清單及相應財產有效憑證或主張后由法官酌定:
(1)上一年度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
(2)標準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有關統計數據確定;
(3)表格中有些費用的賠償是因情況不同而異的,如誤工費可分三種情況,如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則按固定收入的一欄進行計算,另二種情形不要管,其他項目類似,不一一列舉;
(4)受害人為農村居民的,如能證明其已離開原住所地,到城市某地生活居住滿一年以上的,可按城鎮居民標準計算賠償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