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是怎樣的

導讀:
事發后交警部門責任認定為王某負主要責任趙某負次要責任。所以根據交強險的賠付責任限額保險公司應當支付5萬元的死亡賠償費。交強險責任限額過低將起不到保障作用而責任限額過高將導致費率大幅度上漲使消費者難以承受。交強險的目的是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基本的保障。交強險實行6萬元的總責任限額并不是說交通事故受害人從所有渠道最多只能得到6萬元賠償。律師提示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和費率由保監會統一規定任何保險機構不得隨意變動。那么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是怎樣的。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事發后交警部門責任認定為王某負主要責任趙某負次要責任。所以根據交強險的賠付責任限額保險公司應當支付5萬元的死亡賠償費。交強險責任限額過低將起不到保障作用而責任限額過高將導致費率大幅度上漲使消費者難以承受。交強險的目的是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基本的保障。交強險實行6萬元的總責任限額并不是說交通事故受害人從所有渠道最多只能得到6萬元賠償。律師提示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和費率由保監會統一規定任何保險機構不得隨意變動。關于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是怎樣的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2004年8月8日趙某駕駛公司的一輛金杯小型貨車在送貨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將自行車騎車人王某碰傷后經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后交警部門責任認定為王某負主要責任趙某負次要責任。經法院審理趙某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賠付了死者親屬1萬余元。由于該車已向蘇州的保險公司投了5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尚在保險期內趙某認為車輛在保險期內發生車禍保險公司理應全額賠償自己的經濟損失。但是趙某多次交涉都被保險公司拒絕保險公司只愿意按照趙某在交通事故中承擔的責任比例在5萬元保險限額內賠償。趙某只好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索要賠償10,420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趙某投保的第三者責任險屬于商業三者險但不容否認的是由于各地在實施中將該險種的托保作為辦理車輛牌照、行駛證和年檢通過的前提所以具有了強制保險的性質。特別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機動車尚未投保新的交強險之前該險種承擔了按照新法規定的責任賠付的義務。所以根據交強險的賠付責任限額保險公司應當支付5萬元的死亡賠償費。
案例分析
交強險責任限額分為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和無責任的賠償限額具體為
一、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
死亡傷殘賠償限額50,000元人民幣。
醫療費用賠償限額8000元人民幣。
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
二、被保險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
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
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600元人民幣。
財產損失賠償限額400元人民幣。
無責任的賠償限額分別按照以上三項限額的20計算。
根據保監會有關人士的解釋交強險實行的6萬元總責任限額方案綜合考慮了賠償覆蓋面和消費者支付能力。交強險責任限額過低將起不到保障作用而責任限額過高將導致費率大幅度上漲使消費者難以承受。根據數據分析在6萬元總責任限額下可以解決大部分交通事故的賠償問題。
交強險的目的是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基本的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獲得賠償的渠道是多樣的交強險只是最基本的渠道之一。交強險實行6萬元的總責任限額并不是說交通事故受害人從所有渠道最多只能得到6萬元賠償。除交強險外受害人還可通過其他方式得到賠償如從商業三者險、人身意外保險、健康保險等均可獲得賠償。除此之外交通事故受害人還可根據受害程度通過法律手段要求致害人給予更高的賠償。
機動車所有人或管理人在購買交強險后還可根據自身的支付能力和保障需求在交強險基礎之上同時購買商業三者險作為補充。
律師提示
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和費率由保監會統一規定任何保險機構不得隨意變動。




